正信网  注册 | 登录 | 佛教词典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请佛到桌面
 
烧香图解 我要烧香 我要拜佛 我要放生 我要祈福 我要祭祀 我要忏悔 我要禄位
七万人去雍和宫烧香 181

很多人都相信,去雍和宫礼佛上香是最灵验的事情。所以,每逢大年初一、十五上香的日子,雍和宫的香火之旺盛、人潮之汹涌总是令新来乍到的人瞠目结舌,令京城其它寺院望尘莫及。据历年进香活动的人流情况,预估今年正月初一会有近7万市民到雍和宫上香。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,香火如祥运般笼罩在雍和宫的上空。

      雍和宫的僧人,大年初一凌晨两点,就会起来上殿诵《大威德金刚经 》、《吉祥天母回供经》直到天明,祈愿世界和平,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。

      相传烧头香(又叫烧头柱香)获福最多。初一、十五到寺院烧香礼佛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。而烧头香,尤其是大年初一的第一炉香,则被民间认为是功德最大,可以获福最多。因此香客往往在除夕夜之前就早早排队等候,他们不吃年夜饭,放弃看春晚,当街打地铺、搭帐篷,在寒风中要等候整整一夜。一位香客笑称,“我们烧的不是香,是诚心!”

        今年排在头柱香队伍第一位的是来自小兴安岭的张女士,她全家都属龙。她提前25小时来排队,但当雍和宫大门打开的时候,张女士却因“腿脚慢”,没有当上第一个上香的人。排在第七位、身材瘦弱穿着单薄的福建男子郭圣毅跨栏赶超抢到了头柱香。
        截至今天上午10时,约有1.6万人涌入雍和宫。比兔年的2万人,人数有所下降。尽管香客不怕冻,但昨夜-13℃的最低气温,还是挡住了一些香客的热情。
       人多的地方小偷也就多,去年30名便衣打扒警察混在香客中,截止上午10点,抓获4名小偷,分别来自东北和重庆。
        除了小偷,还有一些专门去雍和宫“捡钱”的人,他们的行为很受人鄙视。
  
   雍和宫有“木雕三绝”,大家烧香或游览时不该错过。
   第一绝为,昭佛楼内的金丝楠木雕成的护佛巨龛,这个佛楼,不大,原为乾隆生母、雍正的发妻,皇后钮钴禄氏日常拜佛的地方。照佛楼的照佛是仿木刻旃檀佛,用铜浇铸而成,很名贵,但供奉这尊照佛的楠木佛龛更为名贵;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,高约十几米。

  第二绝为法轮殿内的紫檀木五百罗汉山。此罗汉山高3.40米,宽3.45米,厚0.30米。山间的五百罗汉像分别以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五种金属制成,每个罗汉高十余厘米,讲演佛法的、降龙伏虎的、乘鹤飞升的,或坐或卧,或醉或思,或笑或痴,姿势生动,神态各异,造型逼真,雕技精湛。可惜历经战乱,山上罗汉仅存449尊。

  第三绝,也是最出名的,就是万佛阁内的白檀整雕弥勒佛。相传是240年前,七世达赖喇嘛花重金从尼泊尔买下了这株巨型白檀木,进贡给乾隆,乾隆下令建造此佛,建好后,根据大佛的尺寸,造了“万佛阁”,所以,雍和宫有“先有大佛,后有宫殿”的说法。此佛通高26米,地下8米,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。的确是一尊国宝级大佛。你必须使劲仰头才能勉强瞻仰其尊荣,很惊讶此弥勒佛竟身材修长,没有大肚子。后来才知道,大肚子弥勒佛是五代的布袋和尚的形象,他自称弥勒佛化身,所以人们就错误以为弥勒佛是大肚子的。实际上,雍和宫的弥勒造像才是最正统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