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信网  注册 | 登录 | 佛教词典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请佛到桌面
 
烧香图解 我要烧香 我要拜佛 我要放生 我要祈福 我要祭祀 我要忏悔 我要禄位
高僧对抄经方法的开示 158

一、圣严师父赞叹钞经是「沐手恭敬如见佛面,钞取佛陀法身舍利」一天一张,一遍一愿,六十次亲供临摹,功德殊胜!不但可以练就名家手笔,同时享受钞经的法喜禅悦。

二、印光大师开示抄经的方法
 (开示之一)

写经要至诚恭敬,一笔一划,工工整整。又必须仔细校对,避免错误。如果写错,要另外重新写过,不可以挖掉错误的地方,用修补的方式重写,以免将来修补之处因黏性退化而产生脱落的现象,仍看不清楚正确的字。写一句要校对一句,写一行校对一行,一页写完了,整页再校对二、三次,这样才可以做到完全没有错误。如果写错了,不愿意再重新写过,那就在错字的地方点一笔,在旁边写下正确的字,千万不要用涂改修补的方式。
(原文见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 上》页480)

(开示之二)如何抄经?
 

印光大师与陆稼轩居士书与陆稼轩居士书
 昨晚鹤年居士,持来庄居士所书法华经。见其笔法坚劲精秀,不胜钦佩。但其用笔,犹有文人习气。于流通法道,似有未合。如俗体帖体变体等,则有从俗之弊。又有执泥古体,如魔作磨,悬作县,玛瑙砗磲作马脑车渠,阵作陈等,则有违时之失。如必曰悉依古文,即时行正体,皆不堪用。则字字皆须更换,无一字可用矣。杨仁山破泥古者曰,字须遵时,何必泥古。如必欲从古,且请先从人入二字改起。古人字作(),入字作人。如人入不能改,则余字何须特改。且古体亦非当日苍颉所制之字,不知几何变更,方成此体。君既好古,宜从虫文鸟书为正体,则吾无由置喙矣。否则毕竟为无事生事,劳而无功。生今反古,圣有明训。如庄居士志在流通,当一扫文人习气,字字遵时。凡诸破体俗体等,一概不用。俾一笔一画,皆可为法。则刊而传之,令见者闻者,发起信心。光虽固陋,当为序赞。此本且请保存家中,以为后世子孙作遗念可也。又凡书经,中缝必须书经名卷数页数,俾阅者一目了然。即纷乱亦不难整理。何可不依此法,以致后遇不通佛法之人,便成颠倒错乱之咎。祈将中缝宜书之字,按页补足。则书经功德,方堪圆满矣。光目力不给,兼以略无闲暇,未能逐一齐阅。其中有三四字,随便标出。余未阅者,不能知也。


三、憨山老人开示写经 
示惺初元禪人書經  性元禪人。來參匡山。老人字之曰惺初。發願書寫大經。老人因示之曰。出家修行。佛說方便多門。固在各各發心何如耳。第一向上參禪。求明自心。志了生死。次則深窮教海。志願宏通。護持正法。續佛慧命。又次則深厭生死。專心淨業。願生西方。此皆理行。為最上者。若夫事行種種。至於書寫經典。乃六種法師之一。是佛稱讚者。故法華說持經法師。現世肉身。得六根清淨。此豈事行可擬哉。且云。舉手低頭。皆已成佛。此稱性之行。又豈可以描抹點畫致耶。老人昔住五臺。曾刺血泥金。書寫華嚴大經。每於書寫之中。不拘字之點畫。大小長短。但下一筆。則念佛一聲。如是點點畫畫。心光流溢念念不斷不忘。不錯不落。久之不在書與不書。乃至夢寐之中。總成一片。由是一切境界。動亂喧擾。其心湛然得一切境界。自在無礙解脫門。乃至一切見聞。無非真經現前。以此證之。則書經之行。妙在一心不亂。又豈若童蒙抹硃。便以書經求功德耶。禪人試以此行。如是書寫。如是受持。似有少乃相應。若以描寫為妙行。博名高為求供養之資。則又不若尋常粥飯。為無事僧也。勉之。2005-5-26 9:31:48 印月

附:《憨山大师年谱》记载大师是这样抄经的
憨山在五台山入定发悟后,智慧大增,文思敏捷,于三十三岁发愿抄写佛经,每落一笔,念佛一声,一面写经,一面还常接待来访者,应答时手不停写,与来人对谈,也不妨碍手抄,且抄写毫无错误。每日如此,“略无一毫动静之相。”